“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,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。有的花,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;有的花,需要漫長的等待。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,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,相信是花,都有自己的花期。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,慢慢地看著長大,陪著她沐浴陽光風雨,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。相信孩子,靜待花開。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,因為她是一棵參天大樹!”最近看到這么一句話,深有感觸。
開學一個月以來,眼看著從暑假里的“母慈子孝”,悄然轉變成開學后的“雞飛狗跳”。而往往讓我急躁的還是孩子的磨蹭。當我看到她寫一篇作文需要2個多小時,閱讀理解不會理解,數學試卷3個小時依舊寫不完,寫到幾點就陪到幾點,每次輔導作業就像走在崩潰的邊緣。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,在當下這個教育內卷嚴重的大環境下,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,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。寫完學校的作業,還要完成家長額外布置的作業。作業都完成了,還要練琴……周末假期還有上不完的輔導班,他們的童年真的快樂嗎?
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只能換位思考,停止催促。與其等孩子快起來,不如多關注孩子做得快的事情,多給予孩子表揚,保持耐心,多鼓勵孩子。當我們停止催促,才是孩子開始快起來的時候。
不同的種子,有不同的花期,遲開早開的花朵,同樣美麗!遲開的,往往更持久,更艷麗。有些孩子小學時就盡情綻放,怒放的生命。有些孩子高中畢業了,還含苞未放。不必讓孩子經?!皳屌堋?,也不必讓孩子過早“沖刺”,青蛙尚在冬眠,你非要搖醒他追趕嗎?鴨子剛在學步,你非要逼著他猛跑嗎?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,我們需要因材施教,用心培育,盡心培養,孩子總有綻放優秀的一天,請靜待花開。
靜待花開,是一種心境,但是通常很多家長都做不到。對于孩子的教育,我時常會急躁,會著急,會恨鐵不成鋼。確實是,我們是凡人,很多時候不能達到這種心境,所以我們要慢慢學會讓自己靜下來,慢下來,不慌不忙,用心呵護,靜待花開!